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詮釋學與中國哲學
HERMENEUTICS AND CHINESE PHILOSOPHY 
開課學期
98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陳榮華 
課號
Phl7973 
課程識別碼
124 M239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二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中所說的「詮釋學」和「中國哲學」,分別是指海德格與高達美的詮釋學及中國哲學中的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。本課程分兩個步驟:1.檢討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,分析它們的基本預設和指出其理論困難。2.嘗試在海德格與高達美的詮釋學概念中,建立一個可能的詮釋模型,根據它以對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作一融貫的詮釋。
本課程討論以下的論題
(一)詮釋學的基本概念及其與中國哲學的相關性(1-8週)
1. 詮釋循環(hermeneutical circle)
2. 海德格的「在世存有」──主客對立的消失
3. 理解(understanding)的結構──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對立之消失
4. 高達美「遊戲」概念的詮釋學意義
5. 海德格的「存有」與中國哲學的天命
6. 高達美的「應用」概念與中國哲學的道德判斷
7. 新詮釋模型的建立
(二)論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(9-12週)
1.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基本進路及困難
2.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其預設及困難


(三)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詮釋(12-17週)
1. 《孟子》由四端之心論性善
2. 《莊子》〈齊物論〉中的形上學
3. 《莊子》的思考方式──「心齊」
(四)結論:檢討本課程提出的詮釋模型
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希望從哲學詮釋學的觀點,對中國哲學作新的詮釋,開顯中國哲學概念的新意義。當代中國哲學的詮釋,往往在康德哲學的架構下。本課程希望能提出新的視域,讓學生能看到中國哲學的另一個面相。本課程要指出,在哲學詮釋學的架構下,中國哲學會得到更合理的詮釋。 
課程要求
修習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對西方哲學有相當的認識,尤其是形上學和倫理學。我會選讀海德格和高達美的英文哲學著作,所以同學必須具備閱讀英文的哲學著作能力。

本課程需要繳交兩篇學期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備註: 星期四 1300:14:00  
指定閱讀
上課講義。

我會根據進度給學生講義。 
參考書目
四書
莊子內篇
老子道德經
Heidegger, M. Being and Time. Tr. J. Stambaugh. Albany, N.Y.: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, 1996.
Gadamer, H.-G. Truth and Method. Tr. J. Weinsheimer and D. Marshall. New York: Crossroad, 1989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兩篇報告 
4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6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3  本課程簡介 
第2週
3/02  詮釋循環(hermeneutical circle) 
第3週
3/09  海德格的「在世存有」──主客對立的消失 
第4週
3/16  理解(understanding)的結構──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對立之消失 
第5週
3/23  高達美「遊戲」概念的詮釋學意義 
第6週
3/30  海德格的「存有」與中國哲學的天命 
第7週
4/06  高達美的「應用」概念與中國哲學的道德判斷 
第8週
4/13  新詮釋模型的建立 
第9週
4/20 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基本進路及困難 
第10週
4/27 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基本進路及困難 
第11週
5/04 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其預設及困難 
第12週
5/11  《孟子》和《莊子》的當代詮釋:其預設及困難 
第13週
5/18  《孟子》由四端之心論性善 
第14週
5/25  《莊子》〈齊物論〉中的形上學 
第15週
6/01  《莊子》的思考方式──「心齊」 
第16週
6/08  《莊子》的思考方式──「心齊」 
第17週
6/15  結論:檢討本課程提出的詮釋模型